【视频】聚焦打造“三个高地”株洲加快建设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发表时间:2021-08-29 09:24

聚焦打造“三个高地”,株洲市全力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从全链发展到产业裂变,从创新驱动到园区支撑,一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振翅欲飞,彰显着株洲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担当作为。






8月2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面世,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交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而这套系统的“核心动力”直线电机和悬浮电磁铁,由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研制。

中车株洲电机磁浮产品研究所副所长 何云风:速度越高阻力越大,所以我们需要更大的功率,像传统轮轨的话受限于弓网关系,功率传输不到列车上面,所以我们采用这种长定子的话,把列车电机放在地面上的话,就能让我们列车得到更大的功率,达到更快的速度。

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国内首条8英寸IGBT生产线、全球最大功率神24电力机车......在株洲,一大批轨道交通高精尖产品层出不穷、蔚为壮观。创新要素富集、创新生态优良,是株洲轨道交通领跑行业的关键所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拥有以3名院士领衔、200多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重点的高端人才研发队伍,建成了各类国、省、市梯次分布的创新平台126家。

聚焦打造“三个高地”株洲加快建设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02.png

去年11月4日,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在株洲揭牌。这个中心作为湖南第一家、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市场化运作,聚集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新资源,打破单位、地域界限,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高级业务经理曹德龙:以解决(轨道交通)行业卡脖子技术为抓手,瞄准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并集中动能解决关键难题,助力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群发展、凝聚强大合力,是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比肩世界的奥秘所在。“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在株洲市内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株洲是全国唯一的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为了巩固产业的集群优势,我市创造性建立“链长制+产业协会+企业联合党委”机制,以政策链、人才链、创新链、金融链、服务链融合,支撑轨道交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市发改委主任 向平 :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链长、主机企业的董事长来担任副链长,把党委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发动起来。

目前,我市轨道交通产业拥有5家百亿级的龙头骨干企业和35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为轨道交通领域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生态最完善的国家级产业集群。今年3月,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被工信部正式列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友梅:“我们把轨道交通产业链上所有学科的企业都覆盖在一起。相互之间合作,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推进产业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占有的竞争力是非常有效的。”

在把“长板拉长、优势做优”的同时,我市注重运用“裂变”思维,积极推动产业裂变式发展,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高性能芳纶纸是高铁上重要的高温绝缘材料。过去,这类材料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在中车株洲所的技术支撑下,时代华先材料科技公司研发的芳纶绝缘纸产品已经在轨道交通领域实现批量运用。

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华文:基于我们的核心技术同心、市场的同心。产业不断实现裂变发展,产生新的产业平台,新的产品线。

市科技局副局长 李黎明:企业有了内部的研发之后,等到项目成熟了,它能够独立出来。第二个是横向的裂变模式,通过它自身的主导产业,通过它市场的基础,吸纳外面的项目,把它引进进来裂变。

推动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离不开大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我市站在擦亮国家名片的高度,以对标世界的胆识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6月30日,石峰区田心路(重桥西路田红路)改造正式启动,田心片区的全面提质拉开大幕。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加速器”。在株洲轨道交通“一城一镇四园”的恢弘版图上,主机产业园、功率器件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创新创业园建成投用,轨道交通城、田心国际小镇加快建设。以建设“五好”园区为目标,国芯科技、国基检测、能源物联网平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等8大生产性服务平台先后入驻,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格局加快构建。

石峰区副区长 敬华兵:站在擦亮国家交通装备名片的角度,推进我们的营商服务环境升级,现在我们田心的提质改造,我们园区配套的公共服务的提升,我们响应的人才政策,都是为了更好地吸引我们的人才。

紧扣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重心,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正迈向更高端。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高 翔:加快推进企业孵化裂变,行业扩散裂变,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单项冠军,上市企业和领航企业,培育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打造高地,装备图强。目前,株洲电力机车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机车电机、电控产品市场占有量居全国第一,城轨车辆、铁路货车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出口全球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亮丽名片。2020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高 翔:加快锻长板扬优势 ,补短板, 破卡点,到2025年建设(成)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智造中心、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实现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0亿元。

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从新的起点出发,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迎着朝阳阔步前行,一个更为壮美瑰丽的未来已经日渐清晰地映入人们的视野中。

来源:新闻株洲